为什么学习压力越大,越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真正的答案 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文学和艺术,更是一种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它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还能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拥有更高的幸福指数。
以下是对郭兆凡老师和樊阳老师直播对谈精选内容的概述,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欢迎扫码收听播客/
学业忙得不可开交,为何培养人文素养更加重要?
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人文素养的孩子能更好地看待社会问题,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学校起源于大工厂时代的流水线作业,讲究的是效率;但在我们所处的AI时代,传统的知识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因此更应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最近推动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跨学科的学习要占每门学科10%的时间,也是这个原因。
对世界的认识:人文素养包含文学、历史和地理的学习,将它们融合起来,帮助孩子多方面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持续增强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应试压力下, 大多数孩子都在没有目标地忙碌,而培养独立思考、人文素养等底层能力,才是让孩子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
/Fran Labuschagne/
拥有人文素养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一个人的眼界和胸怀决定了Ta人生的幸福指数。通过让孩子追本溯源地看到人类文明的源流,感受先贤哲人的思考与经历,使他们在学习的经历中得到一次次的生命体验和历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自己,习得这种眼界和胸怀,他们能获得不是一般成功学意义上的成功。
在高校意大利语专业的杨林女士,毕业后本来只能做导游,但因为人文课的经历,她成为了芝加哥大学第一个华人意大利文学博士,开创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和南开大学的意大利语系,促成了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前年更是获得了意大利颁发的国家勋章。
越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越要让孩子看清这个世界。通过了解人类文明的过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可能在培育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就获得了自然而然的解答。
让孩子对阅读、历史感兴趣的关键是什么?
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文化背景和孩子的学习兴趣
举例1:
在樊阳老师的人文讲坛上,每个月会给孩子们看一则故事,从不同的江南野草讲起,带出祖辈的故事和土地的历史,并且引导孩子们询问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们在采访自己的长辈们时第一次发现他们身上引人入胜的经历故事,在兴奋中写出了一篇篇作文。孩子们在过程中与长辈们相处得更融洽,燃起了对历史的好奇,也提升了写作文的水平。
2、在实践中激发出孩子对学科的兴趣
举例2:
语文学习不仅学课内的知识,樊阳老师还为孩子介绍汉字的故事,在对汉字的结构、发展的了解中辅助阅读。他还鼓励孩子做汉字的调查,跑到门店里探索:有没有错别字,门店的名字为什么起得好,是因为字形,还是字意?孩子们本来就对传统文化承载物的汉字很感兴趣,这样的实践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Brad Cuzen/
有必要重视孩子西方经典的阅读吗?
想要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就需要了解其他的文化。因此让孩子阅读东方经典的同时,也要补充西方经典,让孩子慢慢了解到中西之间到底是相同更多还是差异更多。在阅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家经常惊讶于过去一直认为的中西差异原来是表象上的,从而激起更多的兴趣,去深入探索一个文明的特色和欠缺是什么。
举例1:
让孩子读《海底两万里》,通过普及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为什么它成为最早的科幻,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幻想是那样,故事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让孩子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阅读中理解的内涵也会更深刻。
举例2:
不仅让孩子阅读《古希腊神话》,也了解春秋里几位君子的故事,让孩子在早期就能了解到两种文化的渊源,建立起完整的历史和文化认知体系,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广阔的视野。
阅读书单推荐
樊阳老师提供
《古希腊神话故事》
作者:刘世洁
滋养了人类文明千年的欧洲经典
《老子》(《道德经》)
作者:李耳
道家经典,讲述道与德的智慧
《汉字的故事》
作者:王铁钧
探究汉字演变,揭示背后的故事
关于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我们期待您在留言区分享观点和看法。
为了满足您对孩子阅读需求的更多探索,我们准备了樊阳老师的精选书单。这份书单集合了众多优秀的阅读资源,在C计划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樊阳书单】,联系顾问老师领取。
同时,C计划也整理了一份“历时五年迭代的宝藏中文分级书单”。综合儿童性、思辨性、经典性和价值观等多重因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出最适合的读物。(在C计划公众号对话框输入【书单】即可领取。)
C计划最新课程
C计划最新思辨课已上线!在线直播,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独立思考、高阶表达、人文素养。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即日起至6月14日最高享受9折优惠。越早购买,优惠越大。